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广东东源客家炒青绿茶矿物及重金属元素的ICP-MS测定
作者: 王秋霜   刘淑媚   凌彩金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元素   客家炒青绿茶  
描述: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广东东源客家炒青绿茶(金萱品种)产品中的硼(B)、铅(Pb)、铜(Cu)、铬(Cr)、镉(Cd)、锌(Zn)、铁(Fe)、锰(Mn)、钙(Ca)、镁(Mg)共10种矿物质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东源客家炒青绿茶产品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Ca、Mg整体含量很高,其次是Fe、Zn、Mn含量;同年种植的金萱样品的元素含量因季节不同而异,其中暑茶和秋茶的Ca含量显著高于春茶和夏茶,Mg含量趋势与Ca含量类似;重金属检测结果表
“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的影响
作者: 乔小燕   黄秀新   黄国资   丘亮伟   黄海英   王秋霜   陈栋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品质   客家炒青绿茶   二炒  
描述: "二炒"温度是炒青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研究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形成至关重要。以梅占炒青毛茶为原料,设置3个不同的二炒温度,研究二炒温度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炒温度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有持续减少趋势;而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在115℃复炒时显著增加到4.31%,而后显著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15℃时显著降到2.74%,而在125℃时显著增加到4.00%;EGCG、GC含量随二炒温度的提高显著增加,C
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化
作者: 乔小燕   黄国资   王秋霜   饶幸霞   黄秀新   饶国周   黄海英   陈栋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续化生产线   品质成分   客家炒青绿茶  
描述: 为研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变化,以金萱茶树品种为原料,通过实时3次重复取样的方法,对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7个工序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从鲜叶、萎凋、杀青、揉捻、动态失水、一炒到二炒,客家炒青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利用该生产线生产的清香型客家炒青绿茶具有与手工制作产品同样的品质特征.萎凋、杀青和
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作者: 乔小燕   黄国资   王秋霜   饶幸霞   黄秀新   饶国周   黄海英   陈栋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续化生产线   品质成分   客家炒青绿茶  
描述: 为研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变化,以金萱茶树品种为原料,通过实时3次重复取样的方法,对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7个工序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从鲜叶、萎凋、杀青、揉捻、动态失水、一炒到二炒,客家炒青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利用该生产线生产的清香型客家炒青绿茶具有与手工制作产品同样的品质特征。萎凋、杀青和
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的融合发展
作者: 赖益辉   梁锦梅   黄春玲   曾志军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文化   梅州   客家  
描述: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中心。客家文化承载着客家人的希望与追求,展示了客家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客家人聚落地的选址与规划,围龙屋的设计、营造及其对园林元素的糅和应用,凸显了梅州园林明显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内涵,为人类居住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探析客家文化及其传统聚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些对策思考。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作者: 卓敏   王秋霜   操君喜   陈栋   黄华林   马绵霞   邵燕华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茶   品质化成分   品质特征   甜味分值  
描述: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
梅州客家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初探和价值浅析
作者: 杨期和   杨和生   赖万年   刘惠娜   刘德良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群落   村落风水林   价值   客家  
描述: 对梅州客家风水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了其物种组成及层次结构,浅析了景观、生态、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结果表明,这些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通过对客家风水林的营造模式、传统保护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新时代乡村环境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客家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 卓敏   陈栋   王秋霜   肖力争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茶   广东   影响因子   感官品质  
描述: 从广东客家历史名茶产区梅州、河源、韶关等地选择了19个客家茶样进行感官质量审评分析,研究客家茶的"个性"、"共性"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传统客家茶的"共性"品质特征是外形灰绿壮结重实、滋味醇厚,有明显的"高火甜韵"或"炒米香";而现代创新客家茶则"甜韵花香"清长、滋味醇和。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客家地区特有茶文化传承、特定的采制技术、区域自然条件和特有的茶树品种等4个因素,其中反映传统客家茶"高火甜韵"品质特征的甜味分值与可溶性糖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
山区城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梅州为例
作者: 刘春蓉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绿色效益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生态环境优势  
描述: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选择要依据城市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条件,结合山区城市梅州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从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3条一般路径(即由未形成“集群”的绿色食品生产区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由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转化、由一般食品产业集群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中选出最适合梅州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即由非“集群”的绿色食品生产区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分别从政府、行业和企业3个层面,探讨了推进梅州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梅州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作者: 林新   丁宝   谢岳昌   黄静   陈宏达   李艳梅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梅州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描述: 该研究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分析了梅州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存在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开发无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品牌维护不力等主要问题。提出着力构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生态种养模式,引导科学耕山、立体开发、农旅结合,集成生态栽培技术,严格农药管控,规范建立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等对策,以期为山区生态农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