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的影响
作者: 乔小燕   黄秀新   黄国资   丘亮伟   黄海英   王秋霜   陈栋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品质   客家炒青绿茶   二炒  
描述: "二炒"温度是炒青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研究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形成至关重要。以梅占炒青毛茶为原料,设置3个不同的二炒温度,研究二炒温度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炒温度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有持续减少趋势;而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在115℃复炒时显著增加到4.31%,而后显著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15℃时显著降到2.74%,而在125℃时显著增加到4.00%;EGCG、GC含量随二炒温度的提高显著增加,C
传统客家绿茶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
作者: 乔小燕   饶幸霞   黄国资   黄秀新   丘亮伟   黄海英   陈栋   来源: 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连续化生产线   加工工序   品质成分   客家炒青绿茶  
描述: 以传统客家本土茶树品种——马图种为原料,利用国内第一条客家长炒青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实时研究加工过程7个关键工序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对品质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在加工过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一炒"干燥工序最为显著,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均在"动态失水"和"一炒"两个工序中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二炒"后茶多酚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加工过程中,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变化同茶多酚一致;酯型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加,EGCG在酯型儿茶素中的比例并没有显著
梅州小叶种绿茶的研究利用与发展分析
作者: 伍卫才   谢岳昌   黄海英   丘亮伟   谢雄辉   肖丽红   黄秀鑫   来源: 广东茶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叶种绿茶   产业发展   梅州茶叶   客家炒绿  
描述: 小叶种绿茶做为客家历史名茶,在梅州茶叶的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深入研究小叶种绿茶在品种、加工技术、产业等方面和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对梅州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梅州红茶制作工艺初探
作者: 丘亮伟   黄海英   黄愉光   肖利红   伍卫才   黄秀鑫   许建军   曾浩   黄静兰   来源: 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州红茶   工艺   初探  
描述: 对梅州红茶加工过程的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关键工序进行试验研究,为梅州红茶的制作提供参考。
“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的影响
作者: 乔小燕,黄秀新,黄国资,丘亮伟,黄海英,王秋霜,陈栋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炒青绿茶  二炒  温度  品质  
描述: "二炒"温度是炒青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研究二炒温度对传统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特征形成至关重要。以梅占炒青毛茶为原料,设置3个不同的二炒温度,研究二炒温度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炒温度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有持续减少趋势;而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在115℃复炒时显著增加到4.31%,而后显著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15℃时显著降到2.74%,而在125℃时显著增加到4.00%;EGCG、GC含量随二炒温度的提高显著增加,C、GCG、CG含量则显著下降,当二炒温度达到125℃时,EGCG、GCG、CG、CG、ECG、EGC和EC变化并不显著,C含量则显著增加。二炒温度升高,毛茶中青气消失,火甜香增加,滋味浓厚回甘,125℃时,焦火韵味明显,茶汤鲜爽味减少。二炒以115℃3 h时茶叶品质最佳,儿茶素品质指数最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