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梅州诗歌中的太平天国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清朝   太平天国   封建制度   梅州市   嘉应州   抢劫活动  
描述: 清咸丰九年(1859)和同治四年(1865),太平军曾两攻克嘉应州城(今梅州),十万大军纵横嘉应;1865年,十万太平军还在嘉应和当时潮州所属之丰顺全军覆灭,太平天国(除北部合于捻军都外)在梅州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这些惊天动地的悲壮的历史,《嘉应平寇纪略》和光绪《嘉应州志》等曾予以记载。遗憾的是,它们只重事件、述梗概,对历史细节和人民的历史感受,却记载不多。
太平天国在梅州时期嘉应的思想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梅州诗歌   思想状况  
描述: 嘉应的诗歌记载了史籍所失载的太平天国时期嘉应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人民以天命思想解释战乱,对改朝换代在心理上已初步认同;对官府和官兵无情地批判和揭露,强烈的反清政府情绪宣泄出来,清王朝的政治思想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士人们对太平天国理智上反对,思想上同情,下层人民与太平军关系密切,甚至携手作战,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
梅州书坑义冢与太平天国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广东史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碑   样式   太平天国   典型   烘托   客家  
描述: 梅州城东镇书坑乡石下村左侧的派岭山上,周溪之阳,有一水泥铸就的四脚石亭,名叫“乐善亭”。乐善亭后左侧有一巨大的义冢,埋葬了1800余具遗体。冢从山腰筑起,在三道平台烘托之下,一座义冢巍然耸起。笔者未带标尺,只好以步代尺。冢长50余步,宽40余步,高40余步,冢顶已接近山巅。冢呈典型的客家坟样式,整体呈椭圆的蛋形,后高前低,有祭台,有碑。它巍峨高大,气度恢宏,堪称客家坟之王。
歌谣的起源及其人类学意蕴:从梅州都市山歌说起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生活   刘三姐   客家山歌   梅州   都市人类学   起源   歌谣   人类主体  
描述: 梅州城里有都市人唱山歌的现象,在街角公园人们此唱彼和:“爱唱山歌这里来,这里搭有山歌台。”一派刘三姐进城的意境,山歌成为都市人类学的新景观。都市为何有山歌呢?客家山歌说:“大路唔行生溜苔,山歌唔唱心唔开。”山歌关系到人类主体的心灵生活。山歌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山歌起源时。
武婆:梅州古代唯一的女英雄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梅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核心提示:南汉时武婆城距齐昌七里。那时面对强敌,武婆镇定从容,联合三大家族筑城拒敌,保障了族人和民众安全。武婆城又称武婆寨、武婆围;明代它仍巍然屹立,与茅冈、龙母、杨塘、留塘、和山、罗英并列,称兴宁七寨——武婆率众屯堡自卫。(丘建平/绘)梅州古代有个女英雄,她叫武婆(901?-975?),是南汉时齐
咸丰九年太平军兵锋抵梅州
作者: 张应斌   来源: 梅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曾为剿灭太平军余部而督师嘉应州的左宗棠西郊十甲尾炮楼(本报资料图)【编者的话】梅州是个神奇的地方。梅州虽地偏天南,但常与中国的国家大事相连。南宋末代皇帝,明代的崇祯太子,均在梅州留下了凄婉的传说。与此联系,清左宗棠有“贼起于嘉应,亦灭于嘉应”的谶语,它像英国中世纪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能够洞察时间
黄遵宪的客家史观
作者: 谢友祥   张应斌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研究   客家  
描述: 黄遵宪的客家史观
黄遵宪的客家源流观
作者: 张应斌   谢友祥   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客家研究的起点   黄遵宪   客家源流观  
描述: 作为客家历史源流研究的先行者,黄遵宪在19世纪末提出了客家中原旧族 说、客家方言证据说和梅州客家元代形成说等较为系统的客家源流观,开启了20世纪客家 研究的先河,对此后的客家方言研究和客家历史的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作者: 张应斌   谢癸卯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作者: 张应斌   谢癸卯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龙屋”   精神结构   建筑图式   宗教哲学  
描述: 客家“围龙屋”不仅是世俗日常生活的居室空间,也是宗教哲学的文化空间,它以建筑图式和符号表达出古老的宗教哲学内容。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在居室空间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其里层以堂屋神龛为核心构成宗教崇拜圈;其中层以建筑图象构成哲学符号圈;其外层以山川“风水”构成宗教哲学氛围圈。它们以物化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居室主人的宗教哲学意识和相应的文化精神。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