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粤东北客家花灯与“吊灯”习俗研究*
作者: 周云水   来源: 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客家花灯   吊灯习俗  
描述: 粤东北兴宁与连平忠信盛行的元宵“吊灯”习俗,以各姓氏在宗祠内举行隆重仪式悬挂竹制纸质的五彩花灯为核心。客家花灯的制作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和家族内师徒传承的特征。客家宗祠内举行的“吊灯”仪式,以追求热闹和展示宗族实力为目标,间接带动了客家花灯的竞争性消费,促使这项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地方政府顺应旅游市场开拓的需要,积极推动客家花灯与“吊灯”习俗的申遗工作并获得成功。民营企业抓住客家“吊灯”习俗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主题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了客家花灯产品的创意开发。粤东北客家花灯
试论客家方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广东河源地区客家方言为例
作者: 刘立恒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文化生态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河源客家方言的使用现状及保护客家方言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的途径: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和规划,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树立和加强市民对方言的保护意识;创作客家方言艺术精品,传承和保护文化“原生态”;以校园为阵地,传播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
广东客家戏《三斤狗一夜成为三伯公》音乐研究
作者: 梁文光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戏剧   传承发展   教育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戏剧《三斤狗一夜成为三伯公》是客家人民家喻户晓并绵延传承的具有很强民族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客家人民所喜爱。它是具有代表客家民族音乐特色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具有深厚的教育含义,值得中华民族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途径   赣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重要场所。地理教师应合理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本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渗透其中。
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探析
作者: 郭小刚   来源: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五华   竹马舞   客家歌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客家人的迁移,从北方流传而至,沿五华县丘陵山地的河谷播散。五华竹马舞表演时载歌载舞,舞蹈主要为行阵列队,手舞足蹈。音乐曲调源自客家采茶歌,传统曲牌有十余首,分单曲体和套曲两类。单曲体竹马歌多为双乐句乐段,单曲表演时重复最多达12遍。竹马舞套曲由2-5首竹马单曲连缀而成,每首单曲之间由间奏连接。新编竹马舞曲有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
文化符号视阈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作者: 徐维群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阈   保护问题   城镇化进程   利用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客家  
描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引发怀着乡愁的人们的关注和忧虑,其中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对人们产生深刻影响,经历着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挑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