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作者: 程美宝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香林   客家山歌   客家人   客家研究   民俗学研究   历史系   清华大学   30年代  
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最积极从学术上论证客家人的汉族血统的客家学者,非罗香林(1906—1978)莫属,一直到今天,罗香林仍然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是在民俗学兴起的浪潮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他于1926至1932年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时,和许多年轻学子一样,深受民俗学研究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对客家山歌以及后来对客家历史的兴趣。
客家文化区域研究的实践与思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镇经济   灵川   客家研究   原乡   区域研究   历史文化名镇   产业发展研究   历史研究者   广西经济发展   客家文化  
描述: 王建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授)在2007年12月21日 ̄26日召开的"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认为,客家文化研究到今天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也取得了累累硕果,解决了客家许多重大的问题。但是,当代社会正处于全面变革的进程中,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彼此影响无所不在,在此形势之下如何开展客家
21世全球化下台湾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之研究
作者: 张民光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   弱势文化   多元文化政策   客家学研究   客家研究   台湾地区   客家文化研究  
描述: 21世纪全球化扩展之下,强势文化逐渐同化了弱势文化。长期以来台湾的客家文化被视为一种弱势文化,正逐步面临式微。所幸,台湾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已经强调保存与发展弱势文化的重要性。在此政策之推动之下,2003年台湾行政院成立了客委会,专责保存与推动客家语言与活化客家文化。台湾在解除戒严与政权转移之后,展开民主化历程,并引领民间与政府加强重视对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此外,台湾大专院校也进步设立客家学院、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促使台湾的客家研究迈入一个新的局面。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反思将决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客家音乐   建筑研究所   研究基地   学院   客家研究   广东省   科学重点   普通高校   客家文化  
描述: 沿革与机构客家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8月,成立了“客家研究所”。2006年4月,学院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和梅州市委关于“文化梅州”建设目标,与地方政府联手整合全市资源和全院研究力量,成立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这一整合提高了客家研究的整体水平。2007年4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下达文件,批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经过
民间信仰与客家历史记忆的建构:以宁都县汉帝信仰为例
作者: 温春香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香林   历史记忆   客家研究   田野资料   宁都县   中原移民   民间信仰   源流考  
描述: 自从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发表后,客家学成为一门显学,倍受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罗香林先生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认为客家是中原汉民族南迁后在闽粤赣形成的一个民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原说”受到了重大挑战。换一个角度而思,房学嘉先生提出的客家形成“本土说”和谢重光先生深化的客家形成“混合说”,显著地丰富了罗香林实际奉行的“中原移民说”。主源于中原移民的客家形成说,在本文关于客家人通过民间信仰建构历史记忆的田野资料,可以管窥一斑。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作者: 周建新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研究者   行走   赣南   客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斋   民间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   代表作  
描述: 仲尼曰:礼失而求诸野。行走在客家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总会产生强烈震撼和无限感慨,只因一次又一次发现民间文化正在令人惊奇地存在着,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客家山歌、地方戏曲、民俗礼仪、民间工艺……如今这些都被冠之以一个新鲜的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活态部分,它们展示出客家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生存智慧、想象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形势十分严峻。可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申报世界人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