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日据时期台湾香蕉产业与客家经济精英
作者: 曾纯纯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客家商人   香蕉贸易   六堆   青果同业组合  
描述: 香蕉在日据时期是台湾的主要输出青果,其中九成以上销往日本市场。当时蕉界精英17位,其中钟干郎、萧恩乡、林德玉、李才祉、林富仑等五位是南部六堆客家精英。本文借日据时期台蕉出口及其发展状况,观察六堆客家商绅发展过程及他们之间如何建立起蕉贸网络,并通过这些客家精英的生命史与网络来重新解释香蕉产业的型构。其次,当时香蕉经济是项获利颇丰的新兴事业,客家精英纷纷弃教(儒)从商,重商思想和商绅阶层兴起,六堆客家人正式进入都市发展,从事海外贸易,而香蕉产品的商业化也促使客籍农民愿意承担风险提高植蕉面积与产量,带动了六堆地
生存资本与生活空间的竞争——以台湾中部两部客家移民族谱为讨论对象
作者: 陈瑛珣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家谱   生存资本   客家移民   地域社会文化  
描述: 近来社会史研究,倾向于关注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落空间当成一个整体,从各个面向综合讨论。有鉴于移民族群在迁移过程当中,经历时间漫长,取得历史材料不易,家谱成为保存移民发展史的数据库。家谱撰写者为了垂训后世子孙,巨细靡遗地叙述开基祖艰苦创业立基的过程,内容包含家族历史以及开基祖从原生地到迁居地之后,建立移民聚落空间的历程。本文试以台中石冈《刘元龙公派下家谱》、苗栗铜锣《李氏宗谱史记》为讨论对象,探讨清代渡海来台拓垦的先民们,借由精神上血缘凝聚力与物质上的经济合作力量,以宗族为单位,建构生存空间,逐
勾勒客家文化在台湾传承和变迁的轨迹——读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
作者: 兰俏梅   蓝七妹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   关系研究   全方位   变迁   亲缘关系   区域内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台湾   同质性   成系统   特殊性   客家文化   闽台文化   传承   作为   2003年9月   客家社会   谢重光   文化关系  
描述: 谢重光教授新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作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之一,于2003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闽台文化自成系统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特殊密切关系,把它作为闽台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个个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阐发了对这一区域内文化同质性和某些特殊性,特别是对闽台客家亲缘关系的独到见解,读后深感立论有据,论述严谨,资料翔实,得益良多。本书首先探讨了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闽西(即宋元明清的汀州)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及闽西客家在客家大本营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本书认为,客家民系在闽
客家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以台湾客家小说为研究场域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女性形象   台湾客家小说   族群文化认同  
描述: 通过台湾客家小说提供的生活图景,客家女性那种大地之母和女中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们那种坚忍打拼和痴情重义的性格生动呈现,并占据客家族群形象的独特地位.在上述形象塑造和性格表征的背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对家国政治的精神认同,对婚姻爱情的价值认同,成为她们性格深层最稳定的族群文化积淀.对客家女性形象的寻找和发现,有助于我们走进客家文化的历史语境,来认知族群人物性格的生成和建构.
从高屏六堆民居看客家建筑文化的传衍与变异——以围龙屋建构为重点分析
作者: 房学嘉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六堆地区   围龙屋   客家文化   伙房  
描述: 台南六堆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民间族谱及访谈资料,其祖先称粤东梅县及蕉岭县是其原乡。当地集宗祠与民居为一体的建筑叫做伙房。其建构之文化要素与原乡的围龙屋文化无异。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围龙屋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变迁及原因。
丘逢甲与康有为
作者: 黄志平   徐博东   丘晨波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预备立宪   梁启超   维新变法   咨议局   康有为   保皇会   勤王运动   丘逢甲   君主立宪  
描述: 丘逢甲(1864~1912)是近代台湾省籍乙未反割台抗日爱国志士、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康有为(1858~1927)则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丘、康生于同一时代,两人都是进士出身,曾长期从事兴教育才、投身救亡图存的维新事业,并曾一度交往、酝酿合作,但后来却分道扬镳.丘、康两人的理想追求与晚年的不同归宿,典型地显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时期的不同趋向,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试析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诗歌理论
作者: 黄志萍   徐博东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梁启超   诗界革命   诗歌创作   表现形式   诗歌理论   黄遵宪   丘逢甲   艺术特色   爱国诗人  
描述: 近代台湾省籍杰出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早在清末民初已名震遐迩。黄遵宪称丘诗“真天下健者”;梁启超誉之为“诗界革命之巨子”。众所周知,清末“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就是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要求在内容上反映新的生活和新
丘逢甲乙未抗日保台若干问题之我见
作者: 李祖基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若干问题   中国近代   台湾   保台活动   抗日保台   中日交涉   台北   丘逢甲   岭云海日楼诗钞   俞明震  
描述: 丘逢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诗人和教育活动家,生平事迹颇多,且富有传奇色彩,乙未抗日保台活动是其一生经历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者们研究得最多、最有争议的部分.
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以连雅堂、洪弃生、丘逢甲等为例
作者: 朱双一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东西方文明   文化民族主义   自强保种  
描述: 日据时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 ,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环 ,它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民族主义 ,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表现形态和话语形式。如对西方人种优良和中国人种低劣的论调加以批驳 ,树立自强保种的思想 ;通过大陆纪游诗文作品表达对祖国山川地理的无比热爱和自豪感 ;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优于西方语言文字之所在 ;强调历史对于凝聚民气、宏扬民族精神之重要性 ;探寻西方科技、思想、制度等在中国“古已有之”的证据 ,以说明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 ,国人不必妄自菲薄 ;揭露殖民者挟“文明”之名 ,以殖民宗主国为模式对其“属地
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
作者: 汪毅夫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许南英   台湾进士   汪春源   丘逢甲  
描述: 本文从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1895年离台内渡以后在福建及其邻省广东、江西之种种遭遇,记取清末民初的某些社会变迁和某些社会问题:新学兴起与科举变革,“癸卯学制”、废除科举与私塾、学堂的改良,以及诬讼、迷信、烟赌、教案、械斗和“银贵钱贱”。本文认为,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诸人在大陆身处和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勉力维护“新政”、改良社会,其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事迹值得纪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