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 周建新   曾过生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赣闽粤边区   毛泽东   农村调查   客家社会  
描述: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族谱看客家社会与风水话语
作者: 小林宏至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族谱   客家社会  
描述: 客家学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民系,而客家社会的风水思想也是他们祖先从中原带过来的风俗,就是说,客家社会风水是作为中原的符号。本文将风水符号本身能记(signifiant)与所记(signifie)分开考虑,特别讨论风水的所记侧面。换言之,本文讨论风水话语(discourse)的侧面,当代本地人说风水的社会背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考察福建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和广东河源龙川李氏族谱,讨论在客家社会风水话语作为文化装置的功能。
简论客家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
作者: 张佑周   来源: 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制度   客家社会   客家文化  
描述: 汉族移民将以儒家伦理道德和老庄处世哲学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精神带进闽粤赣边区,为这一片土地带来尽管迟到却生机盎然的春意。客家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成熟,既伴随着客家先民辗转迁徙、开拓创新的脚步,也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极而衰,显得那么艰难、曲折、沉重,也显得那么深厚、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从客家社会的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社会生活和宗族观念诸方面破解客家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
从族群意识到文化资源——客家文化建构历程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 柴可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形象   客家社会   客家文化   族群意识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商业投资、联谊交流、学术研究等社会行动,"客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和一种文化资本,在大陆客家地区逐渐形成共识,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过程与20世纪初期出现的客家研究热潮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建构背景和建构方式,但是二者所具有的建构逻辑却是一致的。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清初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
作者: 肖文评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屋建筑   屈大均   客家社会   客家  
描述: 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对于客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康熙二十六年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所编《永安县次志》为中心,结合当地族谱等民间文献,讨论客家称谓之始与当时永安的客家社会;认为《永安县次志》所提客家是至今所见最早的文字记载,所载围楼、风俗等,与梅州地区大同小异;研究明末清初的永安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研究客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
作者: 郑志明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大伯公   民间信仰   客家社会  
描述: 从客家社会伯公与大伯公信仰谈起,追究其在传统天神、地与人鬼的信仰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客家社会的信仰文化不是单独存在,虽然"伯公"、"大伯公"等词的使用,是客家人特殊的用法,但是在信仰的内涵与意识上,还是整个汉人文化的延续与发扬。建构出客家社会大伯公的信仰体系,不是要标举其独特性,实际上也能彰扬出整个汉人社会鬼神崇拜下的深层观念系统。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族群结构是多元的,客家族群虽然人数众多,也无法避免与其它族群文化的相互融合,大伯公信仰正是族群融合重要的文化指针,其发展的趋势值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华人在东南亚
宗教人类学视野下的圩镇客家春节祭祀
作者: 张丽君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节祭祀   地域色彩   民族特色   客家社会  
描述: 本文以广西圩镇客家的春节祭祀为主要题材,运用宗教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田野点的描述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客家社会的春节祭祀这一典型的文化事象。在圩镇的客家人中间,春节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不仅节期长,而且包含的民俗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以祭祀为主轴,祭祀过程繁复,内容庞杂,并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保存得相对完整,体现了当地客家人信仰体系中的独特内涵,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广西圩镇客家的春节祭祀活动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研究该客家社会的民间信仰、仪式及其象征意义,分析其所体现出来的文
客家研究所2007年大事记
作者: 嘉客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管理人员   大事记   客家社会   房学嘉  
描述: 1日,在房学嘉所长的带领下,全所师生前往梅县松口考察,为本月中旬举行的“走进客家社会”研习营活动作准备,先后考察了元魁塔、李氏“世德堂”、松口老街等,并与当地政府和考察点的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
六堆忠义祠与六堆客家社会文化发展之研究
作者: 林竹贞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堆   忠义祠   义民团   客家社会   客家文化  
描述: 「六堆」是臺灣南部高屏地區的客家聚落代表,分為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忠義祠」是因六堆客家義民,協助清朝政府平定朱一貴之亂,由清廷所敕建,奉祀犧牲烈士英靈的廟宇,在六堆地區屹立近三百年歷史,也是六堆客家族群精神信仰的中心。本文研究六堆忠義祠與六堆客家社會文化變遷的互動與影響,及其在社會文化上的意義。主要透過蒐集與六堆客家相關文獻加以分析,直接參與活動加以觀察記錄,並訪談與忠義祠相關人士,調查忠義祠收藏文物等方式蒐集資料,藉此分析忠義祠興衰與六堆客家社會變遷的互相影響,探討忠義祠在六堆客家社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动: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
作者: 陈志平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新农村建设   现代性   探索   客家社会   互动  
描述: “三农”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民主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有着决定性意义。有着“客家摇篮”美誉的赣州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开展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本文以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的田野调查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切身体会,旨在对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并总结其发展规律! br 文章从赣南客家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入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