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分布
作者: 练春招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客家先民   罗香林   客家地区   流人   闽粤赣边区   江西省   客家方言   宋元之际   南北朝时期  
描述: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形成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或者是由于战乱或灾荒,或者是由于开拓和垦殖。客家的迁移,主要属于前一类。客家的迁移虽可溯自西晋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大分裂,但这次分裂主要是形成了湘语系、闽语系群体。据罗香林教授的考证,客家先民仅是当时中原蜂拥南下的流人中的一支——即属第二支派的“司豫流人”。他们在这次迁移中先滞集于今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江西中部北部以及湖北、江苏的部分地方。其后有一部分再沿鄱阳湖流域及赣
关于客家形成问题的思考
作者: 蒋炳钊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界地区   三省   客家民系   中原汉人   客家先民   福建   客家人   客家研究   汉族   明清时期  
描述: 客家是中原的汉人入迁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而形成的民系,或称族群(团),这已为学界所认同。也就是说客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汉族中的一支民系,它是在特定的地域里形成的。大约在明清时期,又有一部分从闽、粤、赣三省交界县市向国内其他省市以及港台地区和国外迁徙,这部分人的后代,也自认为客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九个省(区)有客家人聚居区,境外有67个国家和地区有客籍华人,全球客家人总数已达9610万左右。
梅县客家方言词汇散论
作者: 陈亦良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县话   普通话   客家先民   客家移民   唐末宋初   客家人   方言词汇   土著人   客家方言   客家话  
描述: 梅县,地处广东东北部,现是客家人居住的腹地。这里的先民有的远自五代以前就迁来了,但为数极少,他们真正大规模地涌入粵东地区还是唐末宋初的客家人第三次南迁。客家先民初到梅县时,当地并非是一块荒无人烟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而是早有土著人——畲族人在那里生息,但为什么梅县后来会成为一个纯客县呢7答案在温仲和的《嘉应州志》上可以找到:“南宋……郡,土旷民惰,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就是初到梅县的客家先民,由于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很快便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发展壮大。到了元末,客家移民的住地,政府
“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意识   客家学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地区   客家先民   客家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客家精神   历史文化研究   客家文化  
描述: 由广西梅州客家联谊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梅州市社科联等7单位联合主办的“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桂林召开.来自海内外50多名研究客家学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30多篇论文,交流了心得体会.大会收到的论文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客家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有综论客家源流与迁徙历史的;有论述客家与汉族其他民系及某些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有论述客家思想意识与客家精神的;有论述客家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有论述客家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及其特点的;有论述客
赣南客家婚俗——送灯打甑盖
作者: 赖德劭   黄运兴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娘家人   参加者   客家先民   道具   丝瓜   客家婚俗   新媳妇   瓶盖   族亲  
描述: “送灯打甑盖”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一项喜庆活动,它既是春节期间舞花灯、闹元宵的内容之一,又是客家婚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当年娶媳妇的人家,翌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九到十五日),新媳妇娘家及族亲好友,都必须向新婚夫妇敬送一盏“麒麟送子灯”,祝愿新媳妇早生贵子,而婆家除隆重接待宴请来宾贵客之外,当晚还必须举行讚唱玩闹“打甑盖”的活动。 “送灯打甑盖”的活动,礼仪也十分讲究,仪式的主持者和主要参加者的身份、地位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矩,同时还必须有三种主要的道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