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丘逢甲的三次转变
作者: 冯君   来源: 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教育救国   知识分子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的生命历程仅仅 4 9个春秋 ,但他处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国内政治风云突变的中国近代 ,他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实现了人生的三次转变。即由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转变 ;由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维新派及革命派知识分子转变 ;由投笔从戎 ,武装抗日保台向坚持实施“教育救国”的转变。丘逢甲的经历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发展、变化的浓缩。
丘逢甲的己亥港澳行
作者: 赵春晨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   目的   己亥港澳行   丘逢甲  
描述: 近年来 ,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 ,丘逢甲己亥港澳行这段史实开始为研究者所注意。然而 ,这段史事至今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研究者对其认识也不尽一致。鉴于此 ,本文特就这一题目再作一些探讨 ,以求廓清有关史实
丘逢甲诗歌“英气”漫论
作者: 杨子怡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诗   英气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元气淋漓,英气勃发,洋溢着痛失故土的怨愤气、无力回天的悲壮气、誓报国仇的豪迈气、感怀故乡的真朴气、许身稷契的浩然气。总之,其诗英气横绝,别开生面,在近代诗坛堪称大家。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作者: 何国华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育制度   民国时期   教育思想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1864—1912)不仅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现就其教育思想谈点个人的看法。
试论丘逢甲与康、梁、黄之关系
作者: 丘铸昌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启超   交往关系   康有为   黄遵宪   丘逢甲  
描述: 戊戌变法失败后 ,康、梁流亡海外 ,丘逢甲始与其相交往。光绪己亥腊月 (190 0年 1月 ) ,丘逢甲应康有为邀请 ,赴香港 ,与其会面 ,共商国事 ,谋“勤王”起事 ,达成初步共识。随后 ,在
叶剑英与台湾同胞的交往
作者: 吴跃农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国完全统一   台湾同胞   叶剑英   台湾当局   祖国统一大业   人大常委   祖国的完全统一   孙中山   丘逢甲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描述: “赤胆忠心酬党国,鞠躬尽瘁效先贤。安邦定国传千载,厚德真诚载万年。有幸亲情垂四代,长江浪盼后推前。”这是澳门实业家、爱国诗人马万祺赞颂叶剑英的诗句。新中国建立后,叶剑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竭尽心力,他与台湾同胞的交往感人至深。 “撷得一枝红豆,思量寄与谁家?”——叶帅思念着台湾同胞,他的诗句,他的关切之情,使台湾同胞深为感动
试论丘逢甲的开放意识
作者: 丁思深   周建新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意识   走向世界   体现   列强   后金   万里长城   国徽   闭关自守   称谓   丘逢甲  
描述: 这首丘逢甲诗文中的“鹫章”,是指沙俄国徽上的雕鸟图案,而“老羌”,则是北方人民对沙俄人的称谓。清王朝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积贫积弱,列强则坚船利炮,乘虚而入,步步进逼。如今,即使再坚固的万里长城也抵抗不住沙俄的入侵。后两句则是丘逢甲的断言,假如此后金瓯无缺,重整山河,也不能象前代皇朝那样再闭关锁国了。如果说“更筑长城防不得”是丘逢甲对闭关自守政策的无奈和叹息,那么,“难效前皇复闭关”则体现丘逢甲走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