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谚语看客家男性教育传统
作者: 谢利科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薄技在身   自强自立   当地气象   饭来张口   富不过三代   教育传统   传统教育   教育思想   令人  
描述: 一、导言由于战乱,客家祖先为了生存从中原南迁到闽西赣南粤北等地区,此后这就成为了客家人定居的三大居住地。他们继承了汉民族使用简练深刻而令人深思的谚语的传统,保留了大量有关实际生活的谚语。客家谚语内容丰富,有描述当地气象的谚语、有记录有关农林谚语、有处事待人的谚语等,这些都是前人利用自己的生活经
重视军事教育的革命家叶剑英
作者: 陈雷刚   来源: 世纪风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家   教育实践   叶剑英   党政领导工作   军事教育   1949年   军事工作   教育思想  
描述: 叶剑英的一生主要是从事军事工作和党政领导工作,素以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人们所熟悉,然而,他在教育上也颇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宝贵的教育思想。1949年至1952年,他担任广东省党、政、军重要职务时,根据自身早年的办学经验,提出了独特的办学思想,是一位极重视教育的革命家。
叶剑英亲创三所大学始末
作者: 陈雷刚   来源: 钟山风雨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华北   大学校长   毛泽东   广东省   南方大学   解放战争   学校教育   军政大学   教育思想  
描述: 叶剑英的一生主要从事军事工作和党政领导工作,素以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人们所熟悉,然而,他在教育上也颇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宝贵的教育思想。早在战争时期,他就在教育思想上提出过一些真知灼见。比如,他很早就指出要保护好学校教育设施,改造旧的学校教育,并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开展扫盲运动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作者: 何国华   来源: 教育与进修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广   台湾   咨议局   岭东同文学堂   书院   中学堂   爱国志士   教育思想   镇平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爱国诗人,清末民初卓越的“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和教育家。 丘逢甲祖籍河南,于南宋末年迁入福建上杭,再迁居于广东蕉岭县文福乡。其曾祖父子清乾隆年间才迁居于台湾彰化县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丘逢甲幼从父教,性聪颖,六岁能文,七岁能诗,十四岁应童子试,获全台首名,被台湾巡抚兼主考官丁日昌(丰顺县人)誉为“东宁才子”(“东宁”乃台湾别名),旋于翌年(1889)赴北京会试联捷考中进士,被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但他不满清廷昏瞆腐败,不愿为官,遂即告假返台省亲。自1890至
丘逢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作者: 何国华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习所   师范学堂   台湾   岭东同文学堂   书院   梅县   中学堂   镇平   教育思想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1864—1912)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清末民初卓越的“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和教育家.丘逢甲祖籍原在河南商丘,于南宋末年迁入福建上杭,一二七七年间,其二世祖创兆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参事,一起从事抗元,他们道经梅州镇平员山(今梅县地区蕉岭县文福乡)时,文天祥率队继入平远转赣,创兆乃留居于员山村.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魔掌中收复宝岛台湾,丘逢甲曾祖仕俊于清乾隆年间始由蕉岭迁居于台湾彰化县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逢甲父亲名元宝,榜名龙章,字诰臣,号潜斋,清咸丰年间台湾府贡生,毕生“以
试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
作者: 古岭新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民   教育事业   岭东同文学堂   具体内容   青年学生   作用与影响   近代教育史   孙中山   教育思想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不仅是清末民初的爱国志士,而且是热心教育的社会活动家。长期以来,他为了振兴国家、民族,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积极创办新学,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份难得的遗产。丘逢甲的教育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作记述与探讨。
重印丘逢甲《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考
作者: 徐博东   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缘起   研究者   重印   学术研究   岭东同文学堂   草稿   进步教育   教育思想   丘逢甲   珍贵史料  
描述: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学术研究》和同年第二十辑《文献》,分别刊出近代进步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篇“未刊”文稿——《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下称《缘起》)。《学术研究》在刊出该文的同时,还发表有何国华、汤孟松两同志合撰的评介文章——《关于》(下称“何文”)。据笔者所知,上述两刊发表《缘起》之前,该文手稿即已在少数研究者中流传,并在一些论文中屡见引用。两刊将该文发表后,更引起丘氏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公认是探讨丘逢甲教育思想的一份珍贵史料。但近年来笔
黄遵宪的教育思想
作者: 何国华   来源: 教育与进修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度   师范学堂   梁启超   梅县   成人业余教育   黄遵宪   时务学堂   近代教育史   教育思想   幼稚园  
描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嘉应州(今梅县市)人。他于清光绪二年(1876)在北京考取举人。同年底随中国驻日本第一任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为参赞。一八八二至一八九四年间,他先后出任旧金山、伦敦、新加坡的总领事。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失败,他因与康有为、梁启超有牵联,于同年十月中旬遭革职返归故里。 黄遵宪不只是晚清著名爱国诗人、政治改革家、外交家,而且他还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颖的见解,并曾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作者: 何国华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度   师范学校   光化电   梁启超   梅县   中国近代教育史   黄遵宪   时务学堂   教育思想   日本国志  
描述: 我国晚清时期的黄遵宪(1848—1905),不仅是一个政治改革家,著名的爱国诗人,而且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并积极地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这对我们全面地研究黄遵宪,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教育学遗产,都是不无裨益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