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赣南客家礼俗音乐崇祖现象的故事形态学分析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中国音乐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俗仪式   公婆吹   采茶戏   文化阐释   故事形态学  
描述: 戏曲演剧与吹打乐是赣南客家传统礼俗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故事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对礼俗音乐承载体——赣南采茶戏与唢呐公婆吹传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不仅作为礼俗中的传统乐器与戏曲样态,还承载着客家族群的历史记忆,它以参与客家礼俗音乐文化的方式表达族群的特殊崇祖心理。
开放性传统:“接通”视域下的客家音乐文化——以客家器乐与戏曲音乐为中心的论述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器乐曲牌   戏曲音乐   文化关联  
描述: 由于客家音乐研究过于强调其特殊性以及注重探究与古中原音乐的关联,学者们似乎在为大众构筑成“桃花源”式的错误文化认知。本文立足于民族音乐学视角,以客家器乐与戏曲音乐为例,从历史深层、文化地理等角度解析客家音乐文化的相通一致性特征。客家音乐与其他区域音乐一样,与我国一体化的传统音乐和周边区域音乐之间均存在密切关联,客家音乐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性传统。
客家唢呐“公婆吹”的文化隐语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中国音乐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婆吹   文化阐释   客家  
描述: 唢呐是一种世界性乐器,其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客家唢呐以具有人性意义上的“公婆”(公嫲)一词命名,以此命名的乐器组合在婚嫁仪式等民间仪式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最能代表客家音乐文化的吹打乐。笔者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发现该乐器的命名不仅与外在的器乐形态相关,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载了客家文化中强调宗族血脉绵延的文化隐语。
客家研究:请把目光投向礼俗音乐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层社会   客家地区   客家山歌   客家研究   音乐研究   礼仪习俗   组织起来   音乐传统   畲客   民间礼俗  
描述: 一个族群的精神与气质。[1]在客家地区,礼俗是保持客家人精神与气质最充分的领地。在传统礼俗祭典,宰牲献醴,极尽奢靡,旌旗
主角与配角:客家传统礼俗中的吹打乐班与铜管乐队*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礼俗   铜管乐队   文化变迁   吹打班  
描述: 随着全球化影响,我国民间传统礼俗中已经出现了兼有传统吹打乐班与西洋铜管乐队的现象。历史悠久的传统是否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被打破,传统乐班的地位是否渐被取代,传统礼俗文化是否会由此改变?在对客家地区三个兼有中西乐班的礼俗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中发现,传统吹打乐班依然是礼俗的主角,铜管乐队仅作为仪式配角。铜管乐队的加入没有改变传统乐班的主体地位,却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礼俗仪节,为传统礼俗锦上添花。作为礼俗中新兴元素——铜管乐队的加入体现的是中国文化所具有强大的包容与吸纳能力,这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历久弥新的奥秘。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客家巫乐的传承样态——以赣南麻布村的“问神”仪式为例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固定传承   活变样态   巫乐  
描述: 在全世界文化保护的声音中,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学者们共同探讨的话题。由于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须深入文化内部,探寻本身的传承特点与传承样态,而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以麻布村的"问神"仪式为例,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察看这个微观个案,认为客家巫觋文化中的巫乐文化具有固定与活变的两种传承样态。
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族群   转变   概念  
描述: "客家民系"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对客家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族群"的概念进入学术视野后,很快被学者运用到客家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了"客家族群"的概念。近年,在客家研究领域,"客家族群"的使用频次已经超过"客家民系"。对"客家民系"与"客家族群"两者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赣南客家传统民歌衬词的文化内涵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民族音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衬词   赣南客家   生活场景   赣南民歌   客家地区   客家人   文化内涵   传统民歌   兴国山歌   文化思想  
描述: 衬词是民歌中广泛运用的术语。故名,"衬"为陪衬,辅助,在民歌中起陪衬辅助的字或词,一般多以语气虚词的形式出现。具体地说,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字称"衬字",所出现的词称"衬词",用几个衬词所形成的句子则称为"衬句",但现在在一般意义上习惯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赣南客家音乐保护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歌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赣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赣南客家的音乐文化是我国民间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着古代中原文化的因子,同时具有族群大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碰撞所形成特色文化因素,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赣南客家民间音乐的保护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高人民大众的保护意识,加强民间音乐文化整体性保护与生态文化空间的保持相平衡、加强人文关怀与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并行、注重本体保护的研究与自身的发展并举等措施正确又科学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客家民间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民歌中衬词的功能探析:以江西赣南客家民歌为例
作者: 肖艳平   来源: 民族音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衬词   赣南客家   赣南民歌   客家山歌   功能   客家人   传统民歌   歌曲   语气词   江西  
描述: 当耳畔响起呀拉索的声线,无论你身在何处,不用多说,思绪就像触电般地立马随着它飞到了茫茫的雪域高原;当江三木罗的词句划过你耳边的那一瞬间,你的脑海也会情不自禁、灵魂出窍般地浮现出西南阿佤人民独特民俗风情的画面;而当哎呀嘞飘过的时候,留给你可能更多的是绵绵的追寻,顺着那不绝如缕的回音,寻辨那是客家的古老声音,还是当年战火纷飞中美丽的青春。然而,当你注目于这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