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与客家文化
作者: 周晓平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手写我口”   黄遵宪   客家文化  
描述: 作为"诗界革命"宣言的诗歌理论"我手写我口",深刻地彰显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黄遵宪"言文一致"与书面语改革的最早诉求。客家民间文学的特质、客家先贤诗歌创作的传统,是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文学思想背后隐藏的客家文化背景。
黄遵宪的《山歌》为何被推崇
作者: 李玲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手写我口”   胡适   《山歌》   黄遵宪  
描述: 胡适首先发现了黄遵宪的《山歌》的价值,其《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首开文学史推崇《山歌》之先河,他的观点不断地为后人引述和发挥,导致近百年来《山歌》成为黄遵宪所以被视为白话文的先驱者的一个标志。可是,《山歌》是黄遵宪自作,还是采集而来的?《山歌》是黄遵宪主张"我手写我口",利用民歌来革新诗体的贡献吗?为何黄遵宪同时代人所不曾读赏的《山歌》却被胡适大力推崇?有必要回顾和反思《山歌》的具体情形及其被推崇的缘由,以了解黄遵宪在怎样的历史情境下被推崇的。
黄遵宪巧对讽爷爷
作者: 冯忠方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风雅   黄遵宪   爷爷  
描述: 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幼年时聪慧过人,有一天,黄遵宪的爷爷横床直卧,吸食鸦片,而且,还得意洋洋,故弄风雅,吞云吐雾之后,得意地吟道:“龙呵气而成云。”
日本新学与黄遵宪政治思想之形成
作者: 胡其柱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黄遵宪   日本新学   民权  
描述: 在日本明治思想界,"自由"多指上天赋予个人的自主之权,"民权"则为人民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两者实即一体两面。黄遵宪抵达日本后,受到明治新学的影响,初步形成了"民权"思想。他从推崇"君民共主"政体出发,认识到"民权"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以人民掌握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和议政之权的设想。不过,由于倾向将"自由"理解为反礼制和反君主,他始终对"自由"持否定态度。如此一来,其"民权"就成了依附于君权的民权,成了没有"自由"根基的民权。在君权尚不能自保的晚清中国,这样的民权设想显然难获实践。
黄遵宪与“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
作者: 周晓平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单纯的影响   “文界革命”   黄遵宪  
描述: 黄遵宪的诗文理论涉及诸多方面。在"文界革命"时期,黄遵宪主要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相离的现实相当不满而决心改变这种情形。一是对书面语体系转换的历史处境问题提出变革诉求;二是提出了文体革新的主张。其"无革命而有维新"的文界思想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对他文化思想的整体考察中,可以发现其文学发展观的深思熟虑的思想基础:温和稳健、开放务实。这实际上指示了中国现代白话运动的发展方向。
黄遵宪与日本所存中国先秦赍书考
作者: 林振武   来源: 兰台世界(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赍书说   黄遵宪  
描述: 黄遵完到日本后,对日本所存中国先秦赍书的说法进行了科学的考证,断言赍书说是“儒生好奇想象之辞耳。”此后,“赍书说”基本终结,这是黄遵宪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感愤体验与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兼论黄遵宪《日本国志》撰写的强烈动机
作者: 周晓平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愤体验   发展道路   《日本国志》   黄遵宪  
描述: 在晚清整体的文化结构转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地经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裂变,以现代性的超前眼光重构民族文化。黄遵宪作为一个典型代表,其思想轨迹的现代性源于他人生“感身世而嫉时事”的强烈体验。对中国现状的不满和对明治维新之后走向强国日本的倾慕,黄遵宪把挽救中国颓废的局势与日本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日本国志》撰写的强烈动机。其为之而奋斗的人生目标就是效法日本明治雏新的成功经验,寻求民族发展的光明之路。
黄遵宪日本观的转变:从《日本杂事诗》到《日本国志》
作者: 钱雅倩   来源: 宁波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观   黄遵宪   转变  
描述: 1840年的鸦片战争宣告了中国锁国时代的终结,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由此拉开了帷幕。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遵宪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中诞生、成长并演绎其精彩人生的。黄遵宪,清末著名的诗人、历史学家,同时他作为一位外交家、维新派的政治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他先后被派往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出任使节,驰驱于亚、美、欧之间长达12余年之久。这其中,他的驻日时间最长,与日本的渊源也最深。驻日期间,黄遵宪
黄遵宪:渐进主义的地方自治构想
作者: 汪太贤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治其身   黄遵宪   自治其乡   立宪政治   民权  
描述: 黄遵宪是"清末"预备立宪前现代意义地方自治的倡导者和尝试者,他创立了以"自治其身,自治其乡"为起点的逐级推进地方自治的思想模式,成为后来中国地方自治的经典模式。黄遵宪对地方自治的最初认识始于1877年,其以清朝首届驻日使馆参赞的身份随公使何如璋东渡日本,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地方政制做了细心体察。他认为,中国贫弱源于政弊,政弊之端又在官集权于一身,致使民权丧失、民智阻塞、民气不昌、民力衰弱。而破除政弊之道在于伸张民权、开启民智和壮大民力,破除政弊之法又首在地方自治。在他意愿中,"自治其身"可以养成国民自治资格
“琉球案”与黄遵宪对日认识之转捩
作者: 姬凌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琉球案”   师日   《日本国志》   轻日   黄遵宪  
描述: 在中日围绕"琉球案"的相互认识和博弈过程中,日本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清政府则相对被动。在中日琉球交涉期间,黄遵宪对日态度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轻日走向师日,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其不变的爱国情怀为基础的。此后他开始学习和研究日本,并撰写《日本国志》,该书是其师日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黄遵宪成为晚清知识分子中的先知先觉者,他的思想对其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百年宪政之路的开启具有重要意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