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梅县与大埔县客家传统民居初探
作者: 李婷婷   刘东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梅县   大埔县   客家文化   民居风格  
描述: 广东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也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省份之一。其中粤东北的梅州市是客家文化发展的中心,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是其古村落建筑最重要的代表。在秦以前,五岭以南称作南越,被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秦以后,秦始皇派赵佗开发南越,梅州地区属南海郡。
性别与社会分工:以梅县客家妇女为研究重点
作者: 侯宪华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妇女   社会分工   客家   性别  
描述: 广东梅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旧时的梅县客家妇女,秉承了客家人的美德,吃苦耐劳,崇尚文化,尊老爱幼,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外耕田割(艹鲁),在家侍奉父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而男人则或出外谋生或读书习文。时至今日,梅县客家妇女仍是生产劳动的主力军,家庭事务的主心
活着的客家“龙”:梅县南口“兰馨堂”修葺事件调查暨“安龙转火”仪式表演
作者: 张小聪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南地区   仪式表演   梅县   文化人士   宗族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客家  
描述: 庇荫族裔是近年来很盛行的活动。在粤东梅县一带,修祖堂还盛行举行一种古老的庆典仪式——“安龙转火”。[第一段]
论客家围龙屋建构的生态意义:以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为例
作者: 房学嘉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龙屋   宗祠结构   仁厚温公祠   生态体系   宗族简史   梅县   丙村镇  
描述: 本文主旨,在于通过广东省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建构的实证,亦即通过围龙屋主人温氏宗族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此一围龙屋在特定背景下的功能及其在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即生态体系、宗族简史、宗祠结构、祖先崇拜及讨论。文中作者尝试利用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人们
客家研究院2013年大事记
作者: 嘉客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大事记   系主任   语文学   梅县   老师   客家话   方言调查  
描述: 一月 4-8日,台湾高雄大学西洋语文学系主任赖怡秀博士一行3人,在我院进行梅县客家方言调查。在肖文评、夏远鸣等老师安排下,先后对30余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梅县客家话录音,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客家的男女分工与家庭的脱贫致富:以梅县廖安祥家史自述为据
作者: 吴贤俊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   分工   梅县   家史   妇女生活   家庭   脱贫致富   客家  
描述: 实地考察客家聚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与其它汉族民系的女性相较,客家妇女生活显得异常刻苦。不仅在家中把家务乃至带孩子的辛劳一肩挑起,就连耕田种菜,饲养生畜,以及挑柴炭去卖的养家粗活,也都一手包办。每天忙里忙外,傍晚拖着一身疲累,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怕饿着小婴儿,赶紧去喂奶,宁愿独自忍受饥肠辘辘的煎熬。
20世纪初梅州的农村社会经济管窥:以梅州大侠廖安祥的少年时代经历为中心
作者: 黄志繁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侠   梅州   梅县   经历   少年时代   大埔县   山村   农村社会经济  
描述: 梅州大侠廖安样1907年出生于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廖安祥回忆说:“我的家乡是在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黄坳村有百户家人,是个山村。这山村离丙村相当远,是山区中偏僻的乡下。”黄坳村离丙村墟大概有45华里,“是在山区,层峦叠嶂,山高林密,它和大埔县的银溪乡,隔岭相望,实在是个穷乡僻壤。”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