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田野视角 客家的文化与民性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客家  
描述: 本书对客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区分了“客”、“客方言群”和“客家”三个概念,重点考察内容是祖灵如何维系宗族社会,探讨了客家人的文化选择问题。
何谓客家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族群研究   文化   客家学研究   三边   国内外  
描述: 一、导言:20多年来。客家学最大的问题是:何谓客家? 进入21世纪,客家学盛况空前:闽粤赣三边地区不断召开高层次的客家研讨会,出版了大量著作、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客家运动从三边地区向周边蔓延,向内地的四川、河南甚至陕西拓进。各地政府认识到客家族群研究和利用的价值,意图以文化搭台,唱经济大戏,有力地推动了客家学研究,使客家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然而,在喜人的景象中也夹杂着隐忧。
何谓客家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移民   南朝通语群   客方言群   客家  
描述: 客家是在移民运动中形成的。晋永嘉之乱后,移民在江淮地区形成"南朝通语群",历唐末五代之乱,又南迁闽、粤、赣,在三省边区形成"客方言群",两宋时期进入的北方移民壮大了这一群体。元末明初闽西客方言核心群大量向遭受宋元之交战乱而人口耗减的粤东、粤北移民,这部分人最先被称为"客家";清初以后,"客家"在族群摩擦中不断凝聚,清末民初时期完成了族群意识构建。30年来,由于客籍人士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瞩目成就,开放改革的需要和客家研究的鼓吹,"客家"才被整个"客方言群"认同并成为其标志。
客家围龙屋风水解密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风水术   解密   宇宙观   文化诉求   《周易》   围龙屋   客家  
描述: 客家围龙屋建筑风水术体现了传统《周易》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它模仿的是《周易》的太极图式,展示的是宇宙生化模型,表达的是人口增殖的文化诉求。通过《周易》的宇宙观,我们以此来审视客家围龙屋风水的文化诉求。
学籍之争:宝安客家的初次集结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俗习惯   学籍   嘉应州   客方言   客家  
描述: 宝安迁海复界以后,大量移民从江西、福建和广东惠州、潮州、嘉应州等处涌人,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上也不尽相同,即使同属客方言的范畴,各地也有差异。来自不同地方,散落宝安各地的人们,如何逐渐凝聚到一起,认同“客家”的旗帜,建立共同的族群想象,这一过程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客家的本质意义重大。
客家的经济、文化与民性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特区实践与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府人   客家地区   客家人   客家族群   文明程度   文明素质   人格转换   潮汕人   传统文化   价值观  
描述: 客家人崇文教、守规矩、重情义、好宾客,是文明程度很高的族群,以其具有文明素质与亲和力著称,如果能够坚持长处,认识弱点,努力学习别人的经验,理直气壮求富,挺直腰板自主,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人格转换,那么,客家人的未来就是光明的。
清初新安迁海复界后的客家移民潮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初   客家人   明代   香港地区   客家村落   方言区   移民潮   新安县  
描述: 新安县原属广州府,清初迁海复界以前,基本上是粤方言区,明代的客方言区移民,有些后来改操本地话,如上水廖氏;已知香港地区建于明代的客家村落只有锦田胡氏和葵冲陈氏。现在的新安客家人基本上都是清初迁海复界以后客方言区移民的后代。
“客家”称谓出自明隆庆年间的惠州府:兼与刘丽川老师商榷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北京大学学报》   自明   州府   老师   客家研究   称谓   深圳大学  
描述: 一、前言2000年11月,在福建龙岩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上,深圳大学的刘丽川老师提交了题为《“客家”称谓年代考》的论文(以下简称“刘文”)。该文后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上发表,并收入她2002年6月出版的《深圳客家研究》一书中。
葫芦、双鳌:盘古、伏羲、女娲——粤北客家大庙祖先崇拜图腾解读
作者: 曾祥委   来源: 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葫芦与客家人似有不解之缘。粤东梅江两岸村庄大大小小的庙宇几乎都有葫芦。而相隔千里的粤北客家中也有相同习俗:始兴县隘子镇自1985年以来修复的四间大庙中,三间的屋脊正中竖起葫芦,双边分置翘尾鳌鱼作为标志,另一间建筑十分简陋的,也用瓦作成圆盘和翘角来象征,由此见出葫芦、双鳌是大庙神明崇拜的有机组成部分。
粤北、粤东客家丧葬风俗
作者: 曾汉祥   曾祥委   李乐民   张军光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风俗   客家  
描述: 广东地区多数客家民众的殡丧风俗,既有中原、江南一带汉族文化的背景,又有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投影,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