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文化意义中的现代化论:黄遵宪改革思想探讨
作者: 盛邦和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文化特征   黄遵宪   制度改革  
描述: 黄遵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他留给后世许多有益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珍视、纪念与研究。尤其是他哲学论中的进化观、传统论中的批判观、民主论中的进步观以及经济论中的变革观,合组为黄遵宪独具特色的改革论与文化意义中的现代化论。之所以说黄遵宪的改革论是“文化意义中的现代化论”,是因为他不仅从“制度”的视野设计中国的改革,更从“文化”的平台,考察中国改革的成败利钝。在他看来,中国改革之所以失败,表层看固然是制度设计的不周与推行的艰困;而实际上则为旧文化重重阻挠的结果。中国当代的改革,是历史改革的继续,正因为
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
作者: 李长莉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日本国志》延迟八年行世之憾晚清甲午一战,中国惨败于东邻小国日本,俯首签约,割地赔款,一时举国震动,朝野哀痛。人们痛惑不解:这个孤悬海外、一向不被国人留意的蕞尔小国,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强悍?日本的情
论黄遵宪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
作者: 魏明枢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让黄遵宪长期处于激愤的情绪之中,对战争的整个过程作了认真而严肃的回顾和深入的反思,对战争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的总结,并激励他进行国内的社会政治变革。被调回国内任职之后,他的情绪一直很悲愤,救国激情一直很高涨,
文化意义中的现代化论——黄遵宪改革思想探讨
作者: 盛邦和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黄遵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他留给后世许多有益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珍视、纪念与研究。尤其是他哲学论中的进化观、传统论中的批判观、民主论中的进步观以及经济论中的变革观,合组为黄遵宪独具特色的改革论与文化意义中的现代化论。
百年来黄遵宪著述整理编纂状况述评
作者: 黄爱平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笔名人境庐主人、东海公等, 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其一生经历,几乎与多灾多难的晚清社会相始终。他多次出使各国,先后任驻日本使馆参赞官,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使馆参赞官,驻新加坡总领事。是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加入
略论《黄遵宪致梁启超书》对梁启超的评价
作者: 张永芳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致梁启超书》   政治思想   史料价值  
描述: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与启蒙宣传家梁启超是肝胆相照的同乡忘年交,然而戊戌政变使两人交往一度中断,一放归故里,一流落海外。后来两人恢复了通讯联系,书信往来不断,这些书信是研究两人交往和各自生平的重要资料。其中于1982年公诸于世的《黄遵宪致梁启超书》,便集中披露了对梁启超宣传功业的推崇与文字魅力的倾倒。黄遵宪与梁启超的心心相映,可谓历代文人交往的典范。在黄遵宪百年忌辰(2005年)将届之际,回顾这一范例颇能给人启示。
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
作者: 李长莉   来源: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延迟刊行问题   《日本国志》   历史评价   战略价值   黄遵宪  
描述: 一 《日本国志》延迟八年行世之憾晚清甲午一战,中国惨败于东邻小国日本,俯首签约,割地赔款,一时举国震动,朝野哀痛。人们痛惑不解:这个孤悬海外、一向不被国人留意的蕞尔小国,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强悍?日本的情形究竟如何?对此朝野上下一片茫然,一时关心时务的士夫文人们无不为此痛心疾首。时人梁启超述此心态道:“日本古之弹丸,而今之雄国也。三十年间,以祸为福,以弱为强,一举而夺琉球,再举而割台湾,此士学子鼾睡未起,睹此异状,挢口咋舌,莫知其由,故吾政府宿昔靡得而戒焉。”2就在马关签约数月之后的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黄遵宪对中日民俗研究的贡献
作者: 王晓秋   来源: 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中日民俗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黄遵宪对中日民俗研究的贡献
冈千仞与黄遵宪:明治前期中日文化交流最具学术思想性的一章
作者: 郑海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清朝与日本于1871年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根据《条规》第四条规定,明治政府于1874年2月派柳原前光为公使前往北京。中国于1876年12月派翰林院侍讲何如璋为第一任驻日公使。
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法制近代改革影响探析
作者: 张锐智   来源: 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日本国志》   法律思想   法制改革   价值评价  
描述: 在回顾中国法学六十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艰难开端。在开启中国法制近代改革方面,我们不能不论及黄遵宪及其《日本国志》所作出了的却又}乏期被忽视的特殊贡献。黄遵宪(1848一1905)是中日近代建交后清政府派出的首任驻日参赞,《日本国志》是其实地考察日本,耗时九年编撰的“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①。该书正式发行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其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最新客观评介,使蒙受“马关之耻”的国人,看到了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也找到了中国走出危境的出路。正是在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影
< 1 2 3 ... 57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