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立意在普及 旨归在提高——《客家简明读本》读后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本   客家民系   客家人   青年学   海外发展   改革开放   立意   客家精神  
描述: 我是一个客家人,原籍粤东,生于赣南,工作生活在广西。这些年来,我在和一些客籍亲友特别是青年学子的往来接触当中,常常被问起一些与客家有关的问题,诸如:什么是客家民系?这个民系是怎样形成的,具有什么特征?客家祖籍地到底在哪里?客家人为什么要向海外发展?什么是客家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客家人又有什么新的发展?
客家爱国爱乡精神的渊源和内涵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客家人   海外联谊会   民族团结   学术意义   渊源   主题突出   精神  
描述: 2011年11月间,由广西主办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各项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展示了广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会开幕式上,曾宪梓先生在致辞中动情地讲述了客家人爱国爱乡精神及其突出表现,表达了全球客家人爱国爱乡的心声。大会以后,自治区政府黄道伟常务副主席于2011年12月上旬即指示: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和广西客家商会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爱国主义与客家人》的专题研究。目前这一研究项目正在认真有序地开展和进行中。整个项目不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而且具
客家诗人创作简论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客家先民   魏晋南北朝   诗人创作   中国   客家文化  
描述: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者称为“客家文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第一段]
岭南客家三大诗人论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诗人   人论     诗集   客家  
描述: 近人陈冽在其《论(红杏山房诗钞)与(岭云海日楼诗钞)》一文中指出:“有清一代,吾嘉属有三大诗人。清之中叶有宋芷湾,清之末年有黄公度、邱仓海二大家。此三人者皆有诗集,乃于世或显或晦,要皆为吾嘉属之大诗人。[第一段]
广西客家诗人作品选注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客家学   诗人   专家学者   写作过程   北海市   广西   国际研讨会  
描述: 第24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暨客家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11年在广西北海市举行,这是广西近500万客家人的喜事盛事。为了迎接大会召开,介绍广西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在这里发表6位广西籍的客家诗人旧体诗词选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欢迎专家学者撰文批评指正,或提供史料线索,介绍更多的客家诗人及其作品。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杨东甫研究员的帮助,谨此志谢。
客家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论汉族客家民系》
作者: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客家民系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客家学研究   省委副书记   汉族   学术研讨会   客家文化  
描述: 在广西北海市去冬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获赠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新书《论汉族客家民系》。这本书的作者,是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林开钦先生。林先生现为福建省客家联谊会会长,他以70余高龄、花了3年心血著成此书,着实令人敬佩。
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 饶任坤   卢斯飞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客家民系   继承与创新   安身立命   少数民族   文化特征   客家文化  
描述: 西晋以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北方汉人,由于兵燹祸结、天灾频仍、四方离乱而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艰苦曲折的迁徙之后,终于在闽赣粤交界的山区安身立命、“客而家焉”。他们与当地原住民以及畲、瑶等少数民族相待相成,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流、通婚、融合,形成了客家民系,创造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有移民文化特征的绚丽多姿、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与中华大家庭的各个民族文化包括汉族各个民系的文化和谐共生,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相互补益,为繁荣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