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忧国忧民 收复台湾是丘逢甲诗作的主旋律
作者: 李坦生   来源: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国忧民   丘逢甲   收复台湾  
描述: 清代爱国志士丘逢甲,诗作近万。虽仅存1700余首,然亦主题广阔。本文择其一二,从各个层面着重分析它所表现的忧国忧民思想和光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昭示国人维护国家主权,同仇敌忾,战胜侵略者。
千年走马——客家的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
作者: 严峻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客家民系   罗香林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客家研究   历史事件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客家文化  
描述: 客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迁移史。客家民系在迁移中诞生,客家人的分布格局在迁移中形成,客家文化在迁移中丰富发展。客家迁移究竟有多少次,谁也说不清。不过人们普遍地接受了客家研究权威、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的观点,把许许多多的迁移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所谓客家"五次大迁移"。客家每次大迁移都是和某些历史事件联系在一块的。与客家第四、五次大迁移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应该是如下六个事件:
丘逢甲父子的爱国爱台情
作者: 崔军伟   毛文君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同胞   台湾光复   爱国   祖国   台湾省   清政府   马关条约   丘逢甲   抗战胜利   收复台湾  
描述: 2010年是《马关条约》割台105周年,也是抗战胜利台湾光复65周年。在回顾宝岛台湾与祖国悲欢离合的这段历史时,有一对父子特别值得我们缅怀,这就是爱国爱台的丘逢甲、丘念台父子。
近代爱国志士丘逢甲
作者: 李鸿生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义   蕉岭县   祖国   台湾民主国   爱国志士   义军   丘逢甲   收复台湾   革命党人   中国同盟会  
描述: 丘逢甲(一八六四——一九一二年),又名仓海,宇仙根,号蜇仙,又号仲阏,诗文中常署“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祖籍河南南阳镇平县,祖先属于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系.南宋末年,丘氏先祖由福建汀州宁化县迁居广东梅州镇平县(今蕉岭县)直至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始由粤侨居台湾彰化县”.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以教读为生”,人称潜斋先生.丘逢甲便出生在“台湾府苗栗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公设教处”.
夏同和与丘逢甲的一段交往
作者: 张自中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启超   诗界革命   夏同和   祖籍   抗日保台   爱国热情   台湾省   甲午战争   丘逢甲   收复台湾  
描述: 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广东省蕉岭县,生于台湾省苗栗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甲午战争失败后.日寇侵略台湾,他率领义军“抗倭守土”,浴血奋战二十余昼夜,最后因弹尽粮绝被迫内渡,回到祖居地蕉岭,仍念念不忘收复台湾。他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梁启超称其为“诗界革命之巨子”。其创作的诗歌据说有万首之多,收集在《岭云海月楼诗抄》、《柏庄诗草》等集子里。其作品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热情。
关于丘逢甲在台湾抗日的评价问题
作者: 廖伟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景崧   清朝政府   烟幕   台湾民主国   义军   抗战   马关条约   丘逢甲   收复台湾   逃跑  
描述: 关于丘逢甲在台湾抗日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丘逢甲的抗日与唐景崧相提并论,说他是“虚声抵抗”;有的说他“利用誓死抗战的口号,骗得人民的拥护,借以瓦解人民截留在台官员的斗争,以便使他们和他们的眷属,得以从容逃走”;有的说“他们抗战是假,逃跑是真,那些抗战的宣言只不过是掩盖逃跑的烟幕”。这些见解,笔者认为都是值得商榷的。唐景崧和丘逢甲虽然都是组织、參与“台湾民主国”以抗日的主要人物,但他们的目的、动机及实际表现是大不相同的。唐景崧所以接受“台湾民主国”总统职位,打出抗日旗号,确系如许多论著所指出的,“是
慷慨悲凉 雄壮激越——读丘逢甲的爱国诗篇
作者: 洪静渊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精神   书院   人民起义   日本   清王朝   爱国诗篇   孙中山   丘逢甲   收复台湾   慷慨悲凉  
描述: 丘逢甲,字仙根,号蛰仙.又号沧海。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一个塾师的家庭。清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后,见仕途污浊,乃弃官归里,主讲于台湾书院。中日甲午之战,中国战败,清廷惧敌求和,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丘逢甲闻讯奋起抗议,并率台湾人民起义抗日,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战败后被迫内渡,寄居岭南,兴办新学,始赞助康梁变法,后又支持
浅谈近代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者: 彭乃坤   来源: 实事求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台湾   丘逢甲诗歌   统一祖国   帝国主义弱肉强食   帝国主义列强   爱国志士   清政府   思想内容   孙中山   收复台湾  
描述: 在举国上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进之际,我们重温近代史,缅怀志士仁人们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研读其感人肺腑的诗文,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确是十分必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爱国志土丘逢甲(1864—1912),是1895年台湾人民抗日护台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之一。在甲午战争刚起时,他便主动请求创建全台义军,并亲任各路义军统领。第二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丘逢甲始则率领台湾爱国人士刺血上书朝廷,予以抗议;继则指挥义军守卫台中,曾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