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抗战时期叶剑英的军事统战工作
作者:     周竞风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军事统战   抗战  
描述: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至抗战前期,叶剑英先后以中共军队代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等军队及党内身份在国统区从事军事联络和统战工作。期间,他利用军事专长在国统区发表军事评论和演讲,鼓舞
抗战烽火(七)谢晋元和“八百壮士”
作者: 暂无 来源: 信息导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和   1937年   谢晋   抗战   中国军队  
描述: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随着日军不断增兵,历经两个多月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逐渐处于下风。为保存实力,10月26日,中国军队开始撤退.并决定留下一个团死守闸北,担任断后任务。这一任务交给了88师的524团团副谢晋元。
粤东梅州西阳中学抗战活动略述
作者: 许颖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乡村中学   粤东   革命传统   社会调查   教育报刊社   抗战   教学质量  
描述: 一、引言:粤东侨乡西阳中学 西阳中学位于粤东著名侨乡——梅县区西阳镇,创办于1905年,是一所风景秀丽、规模宏伟、高楼林立,教学质量优良、具有革命传统和华侨传统的一间乡村中学。2003年被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中国社会调查所教育调查部评为“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学校位于梅江与白宫河汇合之滨,在西阳圩镇之侧,梅埔公路襟带其间。前仰阴那山,后枕梅江河。校园环境优美,玉兰林荫,文祠高耸。
叶剑英在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佛缘
作者: 袁小伦   来源: 党史纵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徒   佛道   叶剑英   演讲   和尚   南岳大庙   无可逃避   现实问题   普度众生   抗战  
描述: "兄弟今天到这里来,要对佛教的救亡同胞讲几句话。我这次的讲演是没有准备的。各位同胞,我不是你们所想像的大彻大悟的人,但我有一个直觉,假使中国亡了的话,全国人民都成为亡国奴,那么和尚也一定成为亡国和尚,这是无可逃避的现实问题。"1939年5月7日,"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在圣化寺召开成立大会,叶剑英应邀发表演讲,这就是演讲开头的几句话。叶剑英这次演讲的主题也正是该文正式发表时所用的题目"普度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
丘逢甲对台湾抗战的评价和纪念——离台内渡后情志心态的写照
作者: 林振武   曾繁花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纪念   台湾人民   心态   《马关条约》   抗战   情志   丘逢甲  
描述: 逢甲刺血上书,组织义勇,组织台湾民众浴血奋战。同年7月,丘逢甲兵败内渡祖籍地广东嘉应后,念念不忘复土雪耻,始终心系台湾,为台湾抗战正名,陈说台湾抗战意义,缅怀和纪念台湾抗战,表达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丘逢甲为台湾回归祖国作出毕生的努力,受到后人的钦仰与纪念。
关于丘逢甲在台湾抗日的评价问题
作者: 廖伟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景崧   清朝政府   烟幕   台湾民主国   义军   抗战   马关条约   丘逢甲   收复台湾   逃跑  
描述: 关于丘逢甲在台湾抗日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丘逢甲的抗日与唐景崧相提并论,说他是“虚声抵抗”;有的说他“利用誓死抗战的口号,骗得人民的拥护,借以瓦解人民截留在台官员的斗争,以便使他们和他
抗战家书:先辈的抗战记忆——谢晋元:为国而死重于泰山
作者: 胡大勇   来源: 晚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信息   记忆   谢晋   信息交流   时代感   家书   泰山   抗战  
描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抗战将领、义士们视死如归,但他们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人。他们的坚硬与他们的柔软一样感人,让我们一起翻开他们的书稿……
八·一三抗战英雄谢晋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教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租界   英雄   日本侵略军   谢晋   革命军人   司令部   文天祥   抗战   海战场  
描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侵华气焰甚嚣尘上。这时,任第四路军八十八师司令部中校参谋的谢晋元,面对被蹂躏的祖国江山,愤恨难遏,他曾向友人表示:要以岳飞,文天祥为榜样,"临大节而不辱,处危难能自若"。他决心以身许国,把妻子送到广东原籍安置后,立即返防待命。临别,他对妻子说:"半壁江山,日遭蚕食。这亡国灭种的大祸,是由他人发动的,但国家子孙的命运还要靠我们自己来掌握,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的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他慷慨辞别妻儿,奔赴抗日前哨上海战场。 1937年8月13日晨,日本侵略军以租界和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