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客家「串调」筝曲之研究
作者: 张俪琼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筝乐   汉乐   串调  
描述: 本文根據何育齋《漢皋舊譜》所載之工尺諧聲譜進行串調箏曲之研究,探討客家箏樂小曲的歷史淵源,並分析樂曲內容及其演奏特色。研究發現串調箏曲的流播來源豐富,內容多元,反映了中原音樂之南遷歷史,蘊含明清俗曲之遺存,又融合粵東地區小調以及中軍班音樂、佛曲等等因素,形成眾多的曲目。原在漢樂體系中發展傳衍的各種長短不一、格式不拘的樂曲,後來被漢劇吸收作為過串演出,由器樂過渡至戲曲音樂,將部分漢樂小曲應用在漢劇的演出程序中,得名串調。過去在漢樂環境裡以眾多樂器合樂演奏的漢樂串調小曲,透過古箏藝人的編寫記譜,許多單曲已獨立
妇女拜祭者和被拜祭者: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
作者: 罗碧诗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人类学   香港   天后   客家  
描述: 本文以過去四十年田野工作收集的資料爲基礎,研究了香港新界荃灣區關門口村的婦女宗教活動。關門口村有兩個宗族,一直以一個有鮮明特色的實體延存下來,這是由於過去港英殖民政府一直支持新界村落的保護,而這些村落早在1898年時就已經存在。政府支持村落傳統的保護,即使在城鎮化發展迅速的地區,比如荃灣,也是如此。關門口村因此而形成的凝聚力促進了村落,宗族和家庭宗教活動的保存和傳播。 這些因素都有利於對比長期以來男女宗教活動之間關係的延續和變化,也有利於對比不同本土廣府社區的宗教活動。婦女的宗教活動過去和現在都存在與各種
文字/电子时代的口传技艺:一个苗栗客家山歌婚宴表演场域的观察
作者: 吴翠松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口传技艺   表演理论   客家山歌   媒介文化   婚宴场合  
描述: 本文以Havelock,Goody,Ong等人的媒介文化說爲出發點,探究不同媒介文化思維與藝術創作在交會時所可能產生的變化與調適。研究者將問題聚焦在探討臺灣當今的文字/電子文化及思維情境,對於強調即興創作的口傳技藝表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爲避免分析元素及參與人員過於複雜,研究者以較具俗民文化及表演特質的婚宴辦桌場合,作爲研究場域,並以單人客家山歌演唱做爲探討的起點。本文研究結果發現,苗栗目前婚宴場合的山歌表演,已產生許多質變,不復見口傳技藝強調的即興、彈性特質。像是表演者爲求方便,以卡拉OK伴唱帶取代傳統現
战後台湾客家音乐的建制化历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62-1981)的再现为例
作者: 许馨文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地方报刊   建制化   中原苗友   音乐社会史  
描述: 本文探討戰後臺灣地方報刊所呈現的客家音樂社會史,分析焦點在於1960至1980年代初期客家音樂在臺灣的建制化歷程。我檢視客家音樂如何隨着各種音樂與非音樂機構性活動的發生,以及論述與文化展演的生產與流通,而逐漸成爲一種顯著的類型。1980年代以前,客家人在臺灣的社會生活鮮少爲史籍所記錄,客系人士的聲音與活動多半僅見於地方報刊。有鑑於此,本文鎖定目前所知戰後臺灣第一份以報導客家事務爲宗旨的《苗友》月刊(1962-1964),以及稍後由其改版而成的《中原》月刊(1964-1981)爲分析對象,透過這份刊物所再現
闽南客家地区的道教仪式:三朝醮个案
作者: 林振源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北部正一派   道法二门   闽南客家地区   道教仪式    
描述: 閩南客家地區爲臺灣北部道教「正一派」(道法二門)傳統的原鄉,該傳統於距今約二百年前傳入。勞格文(John Lagerwey)的研究成果指出:現今我們在臺灣北部所見到的道教醮儀,很可能是1820年時由林厝派(臺灣北部道教傳統的二大派系之一)的祖先從南陂(詔安)傳進臺灣的(1990)。筆者在其研究基礎上,自2000年起在詔安及鄰近(與臺灣北部道教傳統源頭相關的饒平、南靖與平和等縣的閩、客混居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主要目的是想藉由儀式的比較,進一步討論臺灣北部道、法儀式傳統的源流與界線,以及道教儀式傳統在閩、臺二地
北台湾客家墓葬文化初步研究:以桃园县平镇市为例
作者: 黄萍瑛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塔   坟场文化   burial   culture   clan   墓葬文化   家族墓园   ground   Hakka   cemetery   客家  
描述: 本文旨在試圖勾勒北臺灣客家的墓葬文化,主要以南桃園平鎮市作爲田野調查研究範圍,希冀以臺灣客家重要地區之一的平鎮市爲此研究課題的起點。所謂「墓葬文化」範圍甚廣,限於篇幅,在此所謂墓葬文化,主要在於探討客家人因其二次葬風俗習慣,所衍生的墳場景觀文化,及其所象徵的文化意涵,或對墓葬行爲的想法與概念。文中首先簡述平鎮市的沿革,期使讀者對平鎮市的歷史有初步的瞭解;其次是筆者實地一一踏勘平鎮市所有公墓的紀錄,陳述該市的墓葬管理及公墓使用狀況;再者試圖探討平鎮市的墓葬文化,主要聚焦在家族墓即「祖塔」的問題上,由於單憑個
梅州佛教香花的结构、文本与变体
作者: 王馗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佛教   香花   仪式   结构  
描述: 本文主要立足於對廣東梅州客家香花佛事的歷史梳理,認爲:「香花」之於梅州佛教,是一個悠久的佛事傳統,不過,迄今適用於梅州大部分地區的香花佛事,其文本結構卻是在嘉應建州之後得到了最終確定。香花僧人傳承的佛事內容的諸多細節,雖然具有更加深遠的歷史淵源,但是作爲現在通用的規則和規範,例如香花佛事的俗稱,和應用於不同場合下呈現的儀式結構;現存的香花科儀本的基本內容,及其與實際演出中出現的差別:香花文本中的勸善文學所用的文體格式;香花儀式的文詞創編規則,以及在文本之外由師傅口傳心授的音樂、唱腔、舞蹈、技藝等內容,都應
传统的再生与变异-当代梅州佛教香花的职业化与未来趋向
作者: 王馗   来源: 民俗曲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职业化   传统   族群   香花  
描述: 論文呈現了粵東梅州客家佛教香花從民國至當代的發展歷程,描述了香花在佛教屬性的限定下所經歷的諸多變化,特別提示出佛教香花出現的職業化現象和香花儀式作為文化遺產的趨向,這無疑與佛教傳統在梅州的重新接續、宗教人員及其生活制度發生變異是相關的。筆者認為,佛教香花在百年的變化,是佛教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相伴而行的宗教政策及其影響在梅州客家力量消長的結果,香花在當代梅州客家的發展需要這種格局的和諧、穩定、適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