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少年叶剑英的求学轶闻
作者: 杭东   来源: 档案与社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轶闻   1904年   学堂   少年   广东省   求学   读书  
描述: 叶剑英于1897年4月28日出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他原名叫叶宜伟,1917年12月考进云南讲武学堂后改名“剑英”,立誓要在疆场上一展英雄豪气。叶家生活十分贫困,但母亲认为叶剑英天资聪慧,再难也得让他读书。就这样,1902年。5岁的叶剑英走进了雁洋堡钟傲泉私塾读书。1904年转到雁洋堡古玉泉私塾,1905年转入怀新学堂读新学。11岁时,家境有所好转,叶剑英被父母送到离家5公里的三堡学堂读书。三堡学堂位于丙村圩,离梅县县城12公里,
近代爱国先驱者——丘逢甲
作者: 汤国云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爱民   台湾人民   书院   先驱者   少年   抗日保台   回归祖国   台北   丘逢甲   爱国诗人  
描述: 宰相有权能刈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这是近代爱国先驱、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在抗日保台兵败离台时写的《离台诗》,诗中发泄了他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表达了他要重举义旗,收复故土台湾为统一祖国大业竭尽全力的雄心壮志。
忧国怀乡 动人心魄——丘逢甲《春愁》赏析
作者: 夏国荣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台湾同胞   提问   日本政府   广东   中法战争   《马关条约》   记者招待会   少年   丘逢甲  
描述: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是台湾彰化人。”温总理引用的诗就是近代著名爱国志士诗人丘逢甲写作的这首《春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