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作者: 宋奕孜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居住区   交往   空间   客家土楼  
描述: 公共居住区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空间载体,而城市社区交往空间是社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居住社区内部居民所共有的场所,是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载体。从我国居住状况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丘逢甲研究综述
作者: 曹四霞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平及思想   诗作   交往   丘逢甲  
描述: 丘逢甲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丘逢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就其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丘逢甲的生平事迹、交往、诗歌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对其研究状况做一个综述,将有利于研究者把握现阶段的研究动向,推动丘逢甲研究纵深发展.
夏同龢与丘逢甲的交往:以诗作与题字为证
作者: 夏远鸣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往   诗作与题字   夏同龢   丘逢甲  
描述: 祖籍贵州麻江的清末状元夏同龢与台湾诗人、抗日志士丘逢甲相识于潮阳,重聚于广州。在他们交往期间,留下许多诗作与题字。这些诗作与题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勾勒出他们交往的经过。
重评黄遵宪与丘逢甲的交往
作者: 郑少斌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交往   黄遵宪   丘逢甲  
描述: 黄遵宪和丘逢甲同是晚清客家名人,“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两人自1889年京城相识便结下了忘年之交,在此后的十几年里经常书信往来和诗歌酬唱,交情甚笃。学界对他们的交往有着不同的解读,或认为“诗坛
丘逢甲与康咏的交往、唱和
作者: 陈新伟   来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康咏   诗歌   交往   丘逢甲  
描述: 首。为丘逢甲为韩师,很想探索二先生交往情况,教务忙冗,至于今日。 康咏生平述略 康咏,号步崖,福建长汀人。同治元年(1862)生,19岁举茂才,21岁乡试举前列,后来为伪满大汉奸郑孝胥乃是科解元。28—29岁(1889—1890)曾游塞外。庚寅(1890)科场不售,辞别亲友南
叶剑英与胡志明的交往
作者: 卢荻   来源: 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元帅   交往   胡志明   民主共和   大革命时期  
描述: 叶剑英元帅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有“国父”之称的胡志明主席的交往.可追溯到中国大革命时期。他们相识相知40多年,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革命情谊。[第一段]
一偈一铭见真情——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与梁启超交往轶事
作者: 张永芳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启超   戊戌变法   交往   黄遵宪   砚铭   偈语  
描述: 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往往通过赠物赠言传递情意。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与其改良派战友间的友情和斗志,曾通过两方砚台和两篇铭言得到披露和见证。这一细节很有历史价值,不应被后人遗忘。
叶剑英与邓小平的交往和情谊
作者: 吴敏娜   来源: 军事史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事业   叶剑英   交往   中国现代史   中国革命   情谊   邓小平   中国人民  
描述: 邓小平与叶剑英在中国现代史上都是举足轻重、有巨大影响的人物,都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付出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叶剑英与陈毅的诗交
作者: 曹应旺   来源: 教师博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意深刻   叶剑英   交往   诗词   元帅   格调   亲密   军委扩大会议   陈毅   选集  
描述: 叶剑英和陈毅同为文武兼备的“儒将”,两人都擅长写诗。《叶剑英诗词选集》中有四首诗是写陈毅的,寓意深刻,格调高昂,反映了两位元帅之间的亲密交往和深厚情谊。
黄遵宪与陈三立的交往
作者: 管林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界革命”   同光体   领袖   陈三立   维新变法   交往   诗派   诗歌主张   黄遵宪   诗学  
描述: 黄遵宪与陈三立,一是“诗界革命”的旗帜,一是“同光体”派的领袖;一个主张“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①一个推崇江西派,诗学黄庭坚;一个主张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与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②甚至提倡“我手写吾口”,③一个“为诗不肯作一习见语”,④用字“恶俗恶熟”,刻意翻新.然而,这样两位不同诗派、不同诗歌主张的诗人,却由于维新变法的机遇走到一起,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遵宪(1848———1905)比陈三立(1853——1937)长五岁,出身于经商致富的仕宦书香之家,幼年从曾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2
< 1 2
Rss订阅